天津北方网讯: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显著,但是与全国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数据显示,2020年,区域PM2.5年均浓度比全国高18微克/立方米,海河流域Ⅲ类以上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比全国低19.4个百分点。究其原因,还是区域大气扩散条件差,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资源约束紧、环境压力大,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交通运输结构偏“公”,污染排放强度高、总量大。因此,当前阶段,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仍是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
“十四五”期间,随着环境治理的不断深入,污染减排更加要求科学、精准,“谁减、谁不减,谁多减、谁少减”是关键。在日前出台的《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中,我市首次设置了“单位GDP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和“单位GDP水污染物排放强度”两项导向性指标,旨在强化绿色发展导向,推动精准减污。
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刘佳泓告诉记者,这两项指标的设置,也是经过试点实践,深思熟虑提出来的。2020年,在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静海区基于单位产值、单位税收污染物排放强度,开展了绩效评价,实施差异化管控,推动涉气企业精准减排,不仅提高了企业治理积极性,推动污染排放大幅削减,而且实现了税收显著增长。特别是在2021年,我市以大气污染物为突破口,试行开展了工业园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排放强度监测评估工作,通过试行评估,完善了数据共享机制、排放强度核算方法,积累了评估经验做法。从前期工作来看,用“强度”指标评价污染排放情况,有助于找准治理方向、深挖减排潜力,提升污染治理有效性和维护市场主体公平性。
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市将重点从“加强排放强度指标监测评估”和“统筹构建排放强度控制制度体系”两方面推动落实单位GDP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标。在前期工业园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排放强度监测评估工作的基础上,2022年,将进一步扩展评估范围、评估指标,行政区域层面开展单位工业增加值污染排放强度监测评估,工业园区层面增加单位税收大气污染排放强度、水污染排放强度监测评估,同时逐步扩大参与评估的行业范围。统筹制度衔接,分阶段建立实施基于排放总量控制、行业先进排污水平、环境容量控制的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探索实行碳排放、污染排放的强度和总量“双评双控”;稳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在大气污染重点行业探索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记者 曲晴)
标签:
天津北方网讯: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显著,但是与全国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数据显示...
北京冬奥赛程已过大半奥运健儿、体育官员及社会各界都对赛事保障工作给予了高度好评尤其是餐饮服务保障...
根据权威媒体调查,我国平均每6个人就有一人脱发,而这其中20岁到40岁的人群更为明显。所以为了赶上这波...
《冰嬉图》,由清代金昆、程志道、福隆安等人绘制,描摹了金鳌玉蝀桥(今北海桥)之南的冰嬉情形。冰场...
为这样的交警点赞好人一生平安天津交警yyds人民群众遇到危险了怎么办?人民群众有困难了怎么办?最佳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