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莫丽萍
(资料图)
突破千亿!“闯关”成功!
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上,随着鼠标轻触,2022年最后一个项目完成交易。现场人员欢呼雀跃、击掌庆贺。
全年完成交易采购项目2000多个,采购规模达到1080亿元,创历史新高;比2021年额度增长近六成,实现6年连续增长,增速位列东北区域第一位。
逆势上扬、破冰突围、精彩出圈!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的背后,凝聚的不仅仅是披星戴月、栉风沐雨,更是勇于担当、敢闯敢试、开拓创新、换道超车的精神与行动的真实写照。
智能化的先进门禁、标准化的交易大厅、完善的监控监管功能、独立的专家专用通道……位于哈尔滨长江路上的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让人耳目一新。
该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一处处长韩德文告诉记者:“过去交易需排队,因为承载能力有限,这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去年9月,中心提前3个月建成我省标准化、智能化、信息化的交易采购场所,其水准跻身全国“第一方阵”中。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确保交易结果公平公正。
“积极为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该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刘连升告诉记者:“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吉黑高速、关门嘴子水库主体工程、数字政府建设总集成等40多个重点项目的交易采购任务,总金额400多亿元。为加快我省重点项目资金落地和开工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招投标保障。”
2022年10月13日,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评标项目,正在进行中:日喀则,远在5000公里外的西藏自治区的城市,因疫情造成市交易中心项目积压,该中心采用线上“不见面开标”+“跨省远程异地评标”模式,开展对口援助。
紧接着,首个政府采购跨省远程异地评审项目“西藏自治区2017年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综合效益监测、评估工作项目”也在该中心顺利完成。
该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冯秋艳介绍说,我省远程异地评标已实现常态化,共成功实施25个标段项目,金额4.18亿元,其中与西藏自治区开展跨省远程异地评标23个标段,金额3.54亿元。这有效解决了相关市(地)交易中心专家资源不足、易被“围猎”等问题。
与此同时,该中心按照相关要求,建立交易平台电子保函系统,完善平台保证金自动清退功能,压缩清退时限20多个工作日。这些举措有效解决了市场主体资金占用问题,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过去,只知道承接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内项目进场,如今我们脑洞大开,主动瞄准目录外项目……”公共资源交易三处处长冯屹深有感触。
去年1至10月,该中心共完成2021—2022年度中央储备粮仓储物流施工、监理和设计进场交易项目40个,项目成交总额22.78亿元,为中央财政节约资金1亿元。
我省碳汇资源丰富,能否也将其纳入交易范围?去年6月,该中心找到突破口,实现了全国首单1.5万吨林业碳汇线上标准化交易,迈出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绿色龙江”建设的突破性、关键性一步,走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前列。
去年3月19日9时,省公共交易中心开会要求:组织开展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应急采购……
“会议当天,我们就发布了采购公告,仅用三天时间就完成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应急采购任务。”政府采购一处处长杨丽君自豪地说。
他们还先后五次组织新冠病毒相关检测试剂增补挂网工作。同时,牵头组织“八省二区”基础输液集中带量采购,中选39个品种,平均降价32.45%,全省预计一年可节约医药费用近3亿元。他们还组织了首次黑、辽两省血液透析相关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活动,最高降幅35.63%,平均降幅26.46%,每年可为每位血液透析患者减轻近1万元的医疗费用。
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实现价格“双降”,提升了龙江百姓的“幸福感”。
如何进一步推进交易采购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该中心突破原来只有监管部门进行现场监督的做法,采取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方式,扩大了监督范围。
去年,该中心公开选聘了30名社会监督员,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干部和法律工作者等,对评审现场开展监督。省纪委监委驻省财政厅纪检监察组组长魏国说:“通过社会监督员的第三方视角,确保交易采购活动依法依规、阳光运行,为‘勤廉龙江’建设进行了有益尝试,走在了全国前列。”
截至目前,选聘的社会监督员已对784个交易采购项目、1347个标段开展了现场监督工作、涉及市场主体9128个,交易采购金额151.7亿元。
标签:
□本报记者莫丽萍突破千亿!“闯关”成功!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上,随着鼠标轻触,2022年最后一
漠河古莲机场成功复航。图片由省机场集团提供本报27日讯(祝英松记者张磊见习记者王迪)27日12时
春节期间,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内人气爆棚,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为一睹东北虎风采,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新春虎园人
□本报记者毛晓星“我正在银行为先导集团办开户手续,他们好打钱准备装修,稍后联系您啊。”“我俩马上到
□本报记者李淅“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是推动经济恢复增长的重要引擎。去年,我们从激活居民购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