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 > 正文

海珠精心谋划建设“一区一谷一圈” 打造万亿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

  • 2021-10-29 09:03:56 来源:南方日报

大江奔流,带来新机遇。“海上明珠”扬帆起航,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10月26日,广州市海珠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海珠区代理区长毛松柏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海珠的发展蓝图徐徐展开:优化“一区一谷一圈”三大空间布局,加快建设数字经济示范区、产城融合引领区、城央生态宜居区、文商旅融合样板区,逐步建成有活力有魅力有竞争力的数字生态城,奋力打造广州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先锋。

两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成就、经验,更面向未来五年谋篇布局。细细梳理会发现,海珠发展的关键词中,“老朋友”有新变化,“一区一谷一圈”培育新动能的同时,也注重产城融合,强调协同发展、错位发展、集聚发展。“新面孔”带来新期待,海珠重磅推出“聚能”“培优”“增效”“提质”创新“四大工程”,强策源、育主体、建载体、优环境。

进入机遇叠加的窗口期、发展潜能的释放期、干事创业的黄金期,海珠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一区一谷一圈”新动向

东部迎来琶南、琶东,西部谋划美食大道

“一区一谷一圈”的空间布局是读懂海珠的“钥匙”。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不移优化城区空间布局,以实干担当精心谋划建设“一区一谷一圈”,构筑海珠发展新优势。注重产城融合,全力推动“一区一谷一圈”协同发展、错位发展、集聚发展,培育更为强劲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一区一谷一圈”是海珠发展关键词中的“老朋友”,但却处处发生着新变化。

“一区”代表的琶洲试验区已然名声在外,引擎作用日益凸显。2020年琶洲试验区营收超2700亿元、企业数量超3万家。数字经济规模不断壮大,超50家龙头企业总投资超800亿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致力将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数字经济示范区,再添一把“火”。

具体看琶洲试验区内,琶洲西区的创新发展引人注目,琶洲南区、琶洲东区则相对低调,此次明确了发展定位,一展真容:琶洲南区完成土地出让,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一批产业项目封顶,打造创新融合拓展区;琶洲东区完成规划编制、土地整备、产业招商,启动项目建设,打造未来超级总部区。

当然,“优等生”琶洲西区也要更进一步,其角色突出带动和引领作用。

未来将充分发挥琶洲西区示范带动、产业溢出效应、龙头企业引领作用,聚合产业链资源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全力构筑“数字+会展+总部+高端商贸”融合创新产业新高地。力争到2025年琶洲试验区实现营收超5000亿元,琶洲西区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打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先导区。

“一谷”代表的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则多了新的定位,除了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枢纽,这里还将打造成为创新创业集聚高地、生态创新示范基地。

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将全方位整合新港路沿线大学、大院、大所优势资源,按照“1+2+N”模式,打造1个示范园区,整合资源建设2个试点园区,建设生态创新示范基地。全方位加强与中山大学等高校合作,建设高水示范中学、为双创人才提供服务保障。全方位提升海珠湿地圈层发展能级,构建“湿地+林荫大道+都市圈”发展布局。

“一圈”代表的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将打造成为广州历史文化传承地和品质消费体验地,其抓手进一步明晰。

南华西街、洪德巷、龙骧大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将打造岭南文化传承创新展示核心区。江南西等商圈聚焦增强商业服务能级,更将串珠成链、谋划“江南西—宝业路—金沙路—太古仓”美食大道。

“四大工程”赋能创新创业

打造万亿级战略支柱产业集群

海珠始终把产业作为经济之本。面向未来,海珠将坚定不移聚焦高端高质高新,以更大力度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以总部经济为支撑、战略支柱产业为主体、未来产业为导向的“1+6+N”现代产业体系。

特别是在支柱产业方面,海珠雄心勃勃,将坚持锻长板与补短板并重,全面提升优势产业发展能级,深入挖掘传统产业发展潜力,打造万亿级战略支柱产业集群。具体将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提质发展现代商贸业,培育发展高端服务业,着力发展会展文旅业,积极发展智能建筑业,探索发展都市型工业。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离不开创新驱动。为了在创新路上“跑”得更快,海珠将坚定不移巩固创新核心地位,以开拓进取强化科技创新战略支撑,铸造创新策源新引擎。

此次,海珠准备了一个大招:深入实施海珠创新“四大工程”,即“聚能”“培优”“增效”“提质”四大工程,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助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首先是实施创新策源“聚能”工程,注入创新创造源头活水。海珠将全力建设“一区”“一谷”两大创新策源基地,以新港科技创新大道为轴,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链群、标杆台,勇当广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排头兵。

其次是实施创新企业“培优”工程,推动创新创造“鲲龙出水”。海珠将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育苗行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独角兽创新企业培育行动,推动创新主体成链成群成势。

再次是实施创新台“增效”工程,赋能创新创造“行云流水”。海珠将探索科创载体运营发展海珠模式,优化“苗圃—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新园区”孵化台体系。

最后是实施创新环境“提质”工程,促进创新创造“如鱼得水”。海珠将更大发挥海珠基金、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产业发展基金引导作用,扩大区属国企产投基金规模,优化科技金融服务生态。

系统来看,“聚能”强策源,“培优”育主体,“增效”建载体,“提质”优环境,海珠创新“四大工程”构成一套“组合拳”,将打通海珠创新的“任督二脉”,推动高质量发展。

打造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

瞄准全球消费资源集聚地

为焕发“千年商都”新活力,海珠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标杆区,推动实现聚客流、聚产业、聚财气,打造全球消费资源集聚地、引领消费潮流新高地。

“买买买”有好去处。海珠将高标准建设国际商圈聚人潮,以“一圈引领、五圈支撑”为总体布局,整体提升1个世界级商圈,将广州塔—琶洲片区打造成为商业商务集聚、互动体验功能突出的世界级地标综合商圈,培育壮大5个区域特色商圈,推进江南西—太古仓、广纸—沥滘、滨江、中大、海珠湿地片区商圈优化提升。

商圈定位瞄准高端化。海珠将高品质打造消费标杆领前潮。尽快启用琶洲客运码头,争取建成离境免税商店。支持广州塔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2年建成运营羊城广场。整合提升滨水岸线资源,探索开发海珠环岛水上旅游线路,串联临江景点,打造金牌旅游和消费游径。

除了强化中心城区的商业功能,海珠将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区综合功能品质。最值得注意的是,海珠将拥抱珠江,建设出新出彩珠江水岸。

海珠将聚焦打造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目标,按照“一年一个品牌示范段、两年一个品牌公共空间、五年一个品牌活力区”的要求,用好码头、驿站资源,以点带面、有序推进,串段成链,优化珠江沿岸功能空间格局。前航道打造文化、多元、精致的魅力水岸,后航道打造创意、生态、活力的创新江湾。

对市民来说,公共服务将更加普惠均等可及。未来,海珠的产业人才将再创高峰,预计2035年琶洲就业人口规模达80万人。对此,海珠将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力争5年内供应住宅、人才公寓15万套以上。

在教育、医疗方面,未来五年,海珠将新建17所中小学、幼儿园,完成13个校园改扩建工程。加大与三甲医院合作力度,推动区属医疗机构创建3个市、区级重点专科。推广家庭养老床位照护模式,新增2间“医办养”医养结合机构。

出行将更加便捷。海珠将构建高效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推动广佛环线、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及地铁10号、11号、12号线全面开通,地铁8号线东延段、28号线开工建设。构建中心城区对外交通枢纽,推进5条过江隧道建成通车,2条过江隧道开工建设。构建便捷高效内部路网,琶洲西区50条道路路网工程全面建成,力争42.2公里环岛路全线贯通。

在海珠,有事业也有生活。

■数据

过去五年,海珠经济实力不断跃升、质量明显提高。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000亿元台阶,年均增长6.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义增长7.9%。36个“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全面投产达产,带动全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超160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其中数字新零售销售额年均增长17.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5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超45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1%和76.5%。

●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获评省人工智能产业园,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广州创新中心落户。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51家、众创空间36家,均比2015年增长2倍。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6%,比2015年增加1.28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二。每万人发明专利数量36.2件,比2015年增长1.3倍。高新技术企业629家,比2015年增长5.8倍。

●对标世界银行评估体系,完成营商环境1.0至3.0改革,18项指标全面提升,整体审批提速75%。建立全省首个粤港澳大湾区政务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最具标准化管理政务服务大厅,率先开启“政务湾区通办”新模式,156项政务事项跨省“异地通办”。首席服务官体系迭代升级,被列入省民营经济十条,引入世界500强投资企业53家。

■政府工作报告金句

未来的五年,是在全面小康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五年。海珠进入机遇叠加的窗口期、发展潜能的释放期、干事创业的黄金期。

必须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找方向,擦亮广交会“金字招牌”,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标杆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展现海珠担当。

必须在全省发展布局中找机遇,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把握“双区”建设、“双城”联动机遇,服务支持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在区域互动中实现共赢发展。

必须在全市发展格局中找定位,全面落实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向迈进广州第一方阵发起冲刺。

必须立足海珠发展优势找突破,深刻把握海珠区位优势突出、琶洲带动力强、科创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发展后劲充足等六个方面优势,奋力实现海珠从城乡接合区、中心城区,到都市核心区的位势跃进。

■看点

未来五年重点工作

海珠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围绕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再上新台阶,城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明显提升,城区发展品质、生态环境品质、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向实现全区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坚定不移优化城区空间布局,以实干担当精心谋划建设“一区一谷一圈”,构筑海珠发展新优势。注重产城融合,培育更为强劲的动力源和增长极,将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数字经济示范区,将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枢纽、创新创业集聚高地、生态创新示范基地,将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打造成为广州历史文化传承地和品质消费体验地。

二是坚定不移巩固创新核心地位,以开拓进取强化科技创新战略支撑,铸造创新策源新引擎。着力强策源、育主体、建载体、优环境,深入实施海珠创新策源“聚能”工程、创新企业“培优”工程、创新台“增效”工程和创新环境“提质”工程这“四大工程”,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助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三是坚定不移聚焦高端高质高新,以更大力度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以总部经济为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商贸业、高端服务业、会展文旅业、智能建筑业、都市型工业等6大战略支柱产业为主体、未来产业为导向的“1+6+N”现代产业体系。

四是坚定不移服务新发展格局,以开放精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标杆区,焕发“千年商都”新活力。以“一圈引领、五圈支撑”为总体布局,大力发展会展、地标、数字、时尚、生态等五大领域消费,打造全球消费资源集聚地、引领消费潮流新高地。

五是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以更大作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彰显生态城区新内涵。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引领,构建城水相融绿树成荫的江岛示范体系、资源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态经济示范体系、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综合治理示范体系,打造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互促共进的“美丽中国”海珠样板。

六是坚定不移推进协调发展,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区综合功能品质,夯实城区建设新基石。建设出新出彩前后航道珠江水岸,谋划集约高效城市空间,实施留住记忆有机更新,完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绣出靓丽整洁城区风貌。

七是坚定不移共享发展成果,以为民初心全面增进民生福祉,争创社会文明新典范。推进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全力以赴打通增收共富渠道、办好公优质教育、提高人民健康水、促进文化实力跃升、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八是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法治思维建设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呈现有为政府新气象。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全面提升政府依法履职能力,加强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南方日报记者傅鹏)

标签: 工作报告 产城融合 协同发展 四大工程

推荐阅读

抗疫保稳硬核举措 13亿元支农资金提前下达

天津北方网讯:为抗击新冠疫情,充盈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日前,市财政提前下达2022年支农资金13亿元...

全城保供 电商参战 日均投放生活必需品1200吨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本轮疫情发生后,各大电商平台企业发挥线上下单、线下无接触式配送...

疫情防范区乘公交须亮“绿码” 全市地铁间隔调整为10分钟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市公交集团了解到,11日起,防范区域内乘公交健康码查验方式有变化,乘客必须凭手...

检测一线忙碌身影 “暖心午餐”送到核酸采样点

天津北方网讯:昨天上午,北辰区集贤里街开始了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在各社区采样点,医务人员、社区工...

建和菜市场内违法建筑12年拆不掉 机构变了 原有处罚谁来执行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和平区五大道街居民向本报热线23602777电话反映,小区门口的建和菜市场存在违法建...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