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近日,教育部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并对如何保障学生心理健康作出重要指示。其实,心理健康是一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而各个年龄阶层都会因心理压力难以释放疏导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近年来本市心理门诊的就诊人数逐年增加,但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度低、病耻感强仍是挡住患者走进心理门诊的“槛儿”。
对心理健康认知有误区
“身体难受了才是病,心里难受算啥病?”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感觉头疼脑热或是身体有异样才是得了病,而很少关注心理是否处于亚健康或疾病状态。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市第四医院)心理科医生赵双桅表示,许多人在心理健康的认知方面仍有误区,即使长期处于情绪不好的状态,也不清楚什么时候应该去心理科就诊。“每个人都有情绪波动的时候。但如果情绪低落持续两周仍不见好转,就需要去心理科看看了。”本市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陈清刚提醒,人们应该正视自己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心理疾病也是病”的认知。如果觉得自己有焦虑、抑郁的倾向,可以去医院通过临床综合评判诊断病情。
别让病耻感耽误了自己
“随着近年来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来心理科就诊的人增多了,但病耻感成为一些患者心理上难以逾越的一道槛儿。”陈清刚说,病耻感是精神疾病患者所表现的一种负性情绪体验,且往往和自我污名化产生联系,其对患者社会功能康复会产生不利影响,因为病耻感耽误病情的情况时有发生。
曾有一名大学生因失恋导致长期情绪低落,言语中透露出厌世的想法。辅导员多次劝她到医院心理科就诊,但这名学生总认为去心理科看病就成了精神病人,所以迟迟不肯就诊,结果差点发生悲剧。后来,在老师和同学的陪伴下,她终于走进心理科的大门,通过医生的耐心解释,逐渐放下病耻感,主动接受了治疗。
“我不是来看你这个科的,是其他医生让我来看心理科的。”赵双桅告诉记者,这是很多患者第一次来心理科就诊时对她说的话,这透露出患者对心理健康问题存在讳疾忌医、羞于启齿、不好意思面对的病耻感。有的患者本来心理健康问题较轻,及早治疗可以很快恢复,但因被病耻感所耽误,直到问题加重才来就诊,最后不得不进行长期治疗。
心理健康关注度需提高
不仅年轻人在认知方面有误区,老年人也有同样的问题,而且在近些年的临床诊断中,心理健康问题老年患者人数呈上升趋势。“我接诊的老年人多数是从其他科室转诊过来的,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心理方面的疾病,就是脾气不好,睡眠不好。”赵双桅说,这些老年患者多数是基础类疾病患者,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的问题,当专科病症得到控制后,睡眠和情绪的问题仍未见改善,才会转到心理科。
市民赵大妈心跳过快,睡眠也不好,还经常和老伴儿发脾气,多次去心内科就诊后,症状仍不见好转,专科医生建议她去心理科就诊。“刚开始,赵大妈对心理治疗非常抵触。经过临床诊断,我发现她患有焦虑症,对其进行疏导后,她逐渐接受了事实,开始配合治疗。”赵双桅医生说,公众需要提高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特别是出现情绪波动和睡眠问题时,更需要关注心理健康问题。(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天津北方网讯:为抗击新冠疫情,充盈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日前,市财政提前下达2022年支农资金13亿元...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本轮疫情发生后,各大电商平台企业发挥线上下单、线下无接触式配送...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市公交集团了解到,11日起,防范区域内乘公交健康码查验方式有变化,乘客必须凭手...
天津北方网讯:昨天上午,北辰区集贤里街开始了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在各社区采样点,医务人员、社区工...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和平区五大道街居民向本报热线23602777电话反映,小区门口的建和菜市场存在违法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