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 > 正文

新会区累计投入13.3亿元综合治理城区河涌 英洲海水道(城区段)重现一湾清流

  • 2021-12-23 09:18:19 来源:南方日报

风高气爽,吹皱一河碧水。在新会英洲海水道(城区段)两岸,居民楼依水而建,清风拂过,带来泥土的湿润气息。“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每天早晨都神清气爽!”大滘村村民梁先生说。

这与几年前的情景截然不同。英洲海水道(城区段)曾受沿岸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影响,河水浑浊,又黑又臭。2016年以来,新会区从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垃圾污染等污染源整治入手,实施多项工程措施及行政措施,对河涌进行综合治理。

2017年至2019年,会城河、紫水河、龙湾河先后消除黑臭现象,实现“长制久清”。而治理难度最大的英洲海水道(城区段)也于2020年底通过住建部黑臭水体监管台的“初见成效”和“长制久清”评估,成为贯穿村落城区的一湾美景。截至2021年底,新会区累计投入约13.3亿元综合治理城区河涌,整治效果显著,水质持续向好。

截污清淤

会城河重现城市“火气”

“小时候,我经常去会城河玩水,大人们就在河边洗衣服。后来这里的水变黑发臭,大家都绕着走。”在新会区会城街道住了50余年,市民王阿姨将会城河的变化都看在眼里。现下,两岸少了密密麻麻的畜禽养殖场和工厂,鱼翔浅底、水清岸绿,“河岸边又重新热闹起来!”

会城河是一条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人工河。然而,随着城市经济发展,两岸工厂、禽畜养殖场林立,生产生活污水直排,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城河不断淤塞,遭受严重污染,河水变黑发臭。

通过排查,新会区实施最严格的流域排污许可管理,对流域违法排污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建立环保执法联动机制,强化会城河流域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同时,深化流域内制革、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在农业污染源整治方面,新会区制定整治方案,落实专项资金用于清理流域范围内的禽畜养殖场。“新会区成立15个工作小组,与养殖户签订自行搬迁协议,对限期内配合开展自行搬迁清理工作的养殖户发放补助资金。逾期不清理的,区生态环境部门对养殖场发出责令整改通知,督促落实清理。”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会城河里随处可见的垃圾也曾使多数居民苦不堪言。2016年7月起,新会区城管局启动了多次垃圾专项整治大行动,同时持续加强对会城河河道及两岸的日常清理保洁,并投入420万元完善沿岸垃圾收集与转运系统。

此外,新会区还投资约3.2亿元,采用PPP模式扩建城区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污水管网工程项目。一方面,新建52个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建设截污管网,实施东郊污水处理厂三期配套管网工程、会城河清淤及两河水生态修复工程。据统计,新会区新建配套污水管网约24公里,城区污水处理能力提高至23万吨/天,污水干管总长达78.5公里。

在控源截污的基础上,会城河再做“加法”:绿化、固堤、修碧道等。结合碧道建设及城市发展需要,新会区实施堤岸修复、生态净水等工程,打造一河两岸新景观。

傍晚,70岁的林伯提着钓竿,来到会城河边钓鱼,“看这巴掌大的鱼,我这两天钓到了好几条!”林伯热情地展示钓鱼成果。现在水质清了,风景好了,饭后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散步、钓鱼,成为他的新爱好。

正本清源

紫水河再现如诗美景

“日暮钓舟自往还,云白山青水光紫。”明代诗人高曰琏为新会紫水河作下一首《紫水渔舟》,流传至今。前些年,紫水河出现严重黑臭现象,直接影响当地群众的生活环境,也影响着潭江的水生态安全。

“起初紫水河污染非常严重,河水基本是黑的。”新会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2015年6月—2016年5月检测结果显示,紫水河水质持续呈现劣Ⅴ类,氨氮指标超标率为83.3%。

以新会大道为界,大道以南两岸主要为工业区,以北两岸主要为居民建筑、生活区,工业源污染以及生活污染源对紫水河水质造成较大影响。其中,紫水桥—沙堤冲水闸段水质更恶化为重度黑臭。

2016年,新会区实施最严格的流域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将流域内所有工业企业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开展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截污纳管工程在紫水河治理段两岸铺开。在现有污水管网基础上,新会区新建截污干管,并衔接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收集干管,将治理段沿岸污水排放口、合流排放口的污水全部汇入污水处理厂,沿河基本实现全线截污。此外,新会区还综合采取了行政监管、河道清淤、清理积存垃圾、调水补水等措施,多处历史遗留问题被改善,河道水体得到治理。

建立良好水生态系统是保障河水“长制久清”的关键因素。水质改善后,新会区城管局对紫水河进行生态修复,区水利局沿河修建碧道。

“在技术方面的比较后,工程组确定采用人工增氧曝气+生态浮床+微生物净化+复合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作为水生态修复手段。”新会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通过构建水陆生态系统、水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系统,新会区城管局种植水生植物,并投放鱼类及底栖动物,促进紫水河水体形成健康完善的生物群落,提高生态处理功能;同时,构建高效曝气系统和微生物净化系统,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促进生态处理能力,实现水质稳定达标。

河水“长制久清”,周边居民正享受着生态环境改善的成果。“沿岸碧道已经成为散步的好去处,周末有很多人沿河骑行。”紫源村村民钟叔欣喜地说。

水岸同治

英洲海水道(城区段)重现一湾清流

2019年,新会区投入4.52亿元,由新会区城管局牵头组织,中铁广州工程局负责具体工程施工,采用EPC+O总承包模式,开展英洲海水道(城区段)综合整治。

“该河段黑臭的根本原因是各类污水直排导致河道污染日益严重,同时,干流断流以及支流存在‘断头河’,导致水体流动差,缺乏自净能力。”工程负责人说。

在深冲河文华小学段,施工单位使用挖掘机挖出大量泥土和垃圾,重新疏通由于历史原因被填埋封堵的河段,彻底打通英洲海水道(城区段)干流主动脉。而在梅江冲、城南冲、东甲老围河等支流源头,施工单位通过增设补水泵站,引入江门水道水,构建活水循环及生态系统,彻底解决“断头河”水体流动差的先天不足问题。

施工单位新建污水干管17公里,对河道沿线进行控源截污,同时,对居民楼立管进行入户接管和改造,彻底畅通污水收集“毛细血管”。

经过整治,河道畅通了,岸上直排入河的污水也全部纳入污水处理厂,英洲海水道(城区段)重获新生。

然而,目标不止于此。“黑臭水体治理必须标本兼治,控制了污水来源,还要提升河流的净化能力。”工程负责人说。

来到英洲海水道新会碧桂园段,能看到河道主要排口处有一个个生态浮岛。“水生植物利用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有效减轻水体腥臭、富营养化现象。”工程负责人表示。

在此基础上,固堤、修碧道、建公园……新会区结合碧道建设及城市发展需要,实施堤岸修复、生态净水、活水循环、功能提升等工程,并规划海绵城市方案,设置下沉式绿地、生态植草沟、透水铺装等,通过城市降雨径流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实现城市绿色发展。

长效管护才能实现“长制久清”。中铁广州工程局建立管道维护及抢修小组,对英洲海水道(城区段)进行常态化管理,并配置智能中控室,远程控制、监测泵站及水闸,自动监测水质点。

水质提升了,河道美化了,周边居民的生活悄然发生变化。碧桂园南湖郡居民有切身的体会:站在阳台就能看到河岸美景,风景优美的碧道向远方伸展,水清岸绿成为英洲海水道(城区段)的美丽写照。(撰文:黄绍侦李霭莹陈继武)

标签: 沿岸工业 城区河涌 初见成效 整治效果

推荐阅读

抗疫保稳硬核举措 13亿元支农资金提前下达

天津北方网讯:为抗击新冠疫情,充盈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日前,市财政提前下达2022年支农资金13亿元...

全城保供 电商参战 日均投放生活必需品1200吨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本轮疫情发生后,各大电商平台企业发挥线上下单、线下无接触式配送...

疫情防范区乘公交须亮“绿码” 全市地铁间隔调整为10分钟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市公交集团了解到,11日起,防范区域内乘公交健康码查验方式有变化,乘客必须凭手...

检测一线忙碌身影 “暖心午餐”送到核酸采样点

天津北方网讯:昨天上午,北辰区集贤里街开始了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在各社区采样点,医务人员、社区工...

建和菜市场内违法建筑12年拆不掉 机构变了 原有处罚谁来执行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和平区五大道街居民向本报热线23602777电话反映,小区门口的建和菜市场存在违法建...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