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楠 赵吉会
“云采访”从创新工作室开始。周义民举着手机,“带领”记者来了一次远程参观。
画面中的“周义民创新工作室”整洁明亮,“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创新+实训”等大字下是满墙的专利和获奖证书。展台上,是多项周义民和团队的发明成果。“这还不全,有一些拿去外地展览了。”
55岁的周义民是国网大庆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变电检修中心高压二班班长。1994年,刚刚调入大庆电业局时,面对眼花缭乱的电气接线原理和电气设备,他感到压力巨大。石油技校毕业的他开始拼命“啃书”,用脑过度直到失眠,就索性不睡再学。
经过半年“恶补”,周义民系统地学习了电力系统知识和电力设备原理。如今,他不仅是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还是全国劳动模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动模范。
近30年对专业的痴迷,让周义民个人获得国家专利21项,申报中的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文12篇。
周义民的父亲就是一名电力工人,小时候他就看过父亲爬杆儿接电。可当他自己第一次“爬杆儿”,却脚下直哆嗦。10多米的圆电线杆雨天、冬天直“跐溜”,而越是这种天,线路越容易出现故障。
“一定要让一线的同事们更安全,少遭罪!”下定决心的周义民和团队历经了50多个日夜,推翻了数十个方案,制作了200多个模型,最终研制成功了多功能万向电力测试钳。
“使用它,试验人员站在地面上就可完成测试,再也不用爬到套管顶部接线了。原来一个成手老师傅得用20分钟左右,用这个‘万向钳’,不用爬杆儿,最多10分钟就完事了。”这项技术革新迅速在全省电力系统推广应用,荣获了国家电网公司创新项目二等奖,并取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周义民追求的目标。2012年,在公司的支持下,“周义民创新工作室”正式上线。几年间,从早期的六氟化硫开关耐压试验装置到近期的输电线路带电导线异物割除装置,五个专家团队共取得专利项目70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培养各种人才500余人次,累计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800余万元。
周义民并不满足于“单打独斗”,他联络了东北地区的电力系统甚至行业之外的单位,共同成立创新工作室联盟,以探讨知识产权和科技项目申报的新机制和新方法。“我们用这种模式与阿城继电器共同发明了大型变压器铁芯接地故障消除装置,并已经申请专利了。”
2017年,周义民当选黑龙江省党代会代表,今年再次当选。“我希望这次党代会能听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喜讯。黑龙江是制造大省,如何保住这一地位,培养和留住更多的人才,是我最关注的。”
周义民和他发明的多功能万向电力测试钳。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标签: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楠赵吉会“云采访”从创新工作室开始。周义民举着手机,“带领”记者来了一次
本报讯(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吴玉玺)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2年一季度全省水环境质量状况。发布数
本报讯(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狄婕)15日,“黑龙江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试用版)”正式上线试运行,这是
本报讯(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孙铭阳)记者从省国资委获悉,2022年一季度,全省地方国企营业收入达到历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孙伟民刘柏森4月7日,在鸡西市梨树区街里街道中心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