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正文

环球聚焦:谁人搭得人工巢,引来鹳若白云飞

  • 2022-07-31 08:45:27 来源:生活报

朱宝光。图片均由采访对象提供

生活报记者 周际娜

近日,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的2022年度东方白鹳种群繁殖调查结束。


(资料图片)

“今年保护区新增100个永久性铁质人工招引巢,有90对东方白鹳在保护区参加繁殖,成功繁殖幼鸟197只,是保护区建区以来招引东方白鹳野生种群最多的一年。”中国东方白鹳人工招引专家、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宣教科科长朱宝光介绍道。

据了解,29年来,该保护区共搭建了389个人工招引巢,已累计繁育出2166只东方白鹳,占全球该种群总数量的近1/4,成为全球东方白鹳繁殖种群最集中的区域。

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挑剔的“鸟界国宝”建房十分不易,他们到底是怎样吸引东方白鹳前来“安家落户”的?日前,记者采访了洪河自然保护区的相关科研人员。

“鸟界国宝”挺挑剔 高大乔木上难“安家”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省三江平原腹地,同江市与抚远市交界处,被称为“中国东方白鹳之乡”。1993年,研究生毕业的朱宝光刚参加工作,在洪河自然保护区遇见了东北林大的李晓民教授,当时李教授正在开展东方白鹳种群的恢复研究工作。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三江平原是东方白鹳重要的繁殖地之一,由于农业开发、人为干扰等因素,很多天然巢被毁坏,繁殖种群急剧下降。摆在他们面前的数据不容乐观: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东方白鹳的种群数量一度减少到不足3000只,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了扩大东方白鹳种群数量,必须通过搭建人工招引巢的方式为其筑巢,李晓民教授希望朱宝光能扛起这项重任。

然而,“挑剔”的东方白鹳属于大型涉禽,偏好在潜水湿地中生活,以鱼类、昆虫、两栖动物等为食,筑巢地点一般在湿地环境中能见度较好、离地5-15米的高大乔木上。这意味着,搭建人工招引巢困难重重,朱宝光回忆道:“我们得先爬上十几米高的树,锯掉树冠,模仿天然巢的巢形搭建招引巢,铺上树枝和干草,还要固定好,防止它被大风吹跑。”此后两年间,他和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不顾危险,在保护区的岛状林内攀爬高大乔木,陆续建了20多个人工巢。但遗憾的是,“努力了两年,基本白搭”。

因为岛状林内适宜建人工巢的高大乔木本就不多,东方白鹳体型修长,在林间起飞降落颇为不便,加上距离觅食区较远,周围的声境不是很理想,导致它们不愿在此地“安家”。

“新家”已升至“4.0版” 为鹳戴脚环须跋涉十几公里

能不能找到一种替代方案,既能保证招引成功,又便于建巢呢?朱宝光为此思索了很久。 1995年2月下旬,他尝试在湿地和河流边缘等东方白鹳更易捕食的地带,用柞树树干搭建木制三脚架人工巢。由于四周没有人为干扰,他降低了人工巢的高度,从选址、运输到搭建完毕,只需三四个小时。

但当时东方白鹳尚在迁徙途中,朱宝光心里颇为忐忑,不知道它们是否愿意入住“新家”。直到3月份,有一回,他忙着“盖房”时,发现不远处几对从鄱阳湖迁徙归来的东方白鹳,正挥着翅膀斗志昂扬地“抢房源”呢。事实证明,他的这次开创性实验相当成功,引来了很多东方白鹳营巢繁殖。

由于风吹日晒,架设的树干易腐,一般使用年限在五年左右。此后的20多年里,朱宝光不断优化改进,如今已升级为“4.0版”的铁质三脚架人工巢,既稳固耐用,又便于野外操作施工。“从1993年到2021年,我们共搭建了289个人工招引巢,旧的木制巢正陆续淘汰,今年又新搭建了100个永久性的铁质三脚架人工巢。”朱宝光说。

帮助东方白鹳营巢繁殖,只是他和同事们的工作之一。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初,是幼鸟的最佳环志时间,也是大家一年中最辛苦的时节。环志,就是给幼鸟套上带有唯一编码的脚环,帮助科研人员监测东方白鹳迁徙的路线和轨迹。

“洪河自然保护区掌握的东方白鹳的环志数据,是目前国内公认的数据最多也最权威的!”朱宝光的这份自豪背后,是年复一年的漫长努力。为了给幼鸟戴脚环、“做体检”,他和同事们忍着日晒雨淋、蚊虫叮咬,扛着几十斤重的梯子,带着环志钳、游标卡尺、秤、卫星追踪器等,早上四五点钟进入湿地,一走就是十几公里。途中,水靴灌包是常事儿,晚上回去后脱鞋,双脚泡得惨白。

“湿地里不好走,而且无处可坐,累了只能站着歇一歇,水浅的地方没脚脖,深的地方过膝盖,水大草稀的地方绝对不能走,容易一脚踩空。”朱宝光在湿地里蹚了20多年,从未间断,但他并不觉得有多苦,他只是说“这是我们该做的工作”。

为防止被啄伤 给幼鸟蒙眼“做体检”

尽管在科研人员心里,东方白鹳“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但其实这些充满野性的动物,无法给予他们任何情感回馈。东方白鹳始终惧怕着人类,每次科研人员爬上梯子靠近巢穴,等待他们的“互动”往往是被啄。

2001年,李冰加入了保护区科研宣教科。多年来,他和朱宝光等人为400多只东方白鹳幼鸟做环志。跟人一样,这些幼鸟性格各异,大多数都是暴脾气,会站起来啄人,以前常有科研人员被啄出血。李冰告诉记者,他们渐渐摸索出了经验,上巢后先用布蒙住幼鸟的眼睛,等幼鸟安静下来再佩戴脚环,并为其“体检”,测量体长、体重、翅长等多种数据,还要做DNA分析,采集肛拭子。

“体弱的幼鸟会被淘汰,自然存活率很低,我们曾经从野外带回来6只进行人工饲养。”李冰说,这些幼鸟长得很壮,经过野化训练后放飞,后来经过追踪,发现其中一只曾到过日本北海道。他们还救护过十多只受伤的东方白鹳,有的飞行时翅膀碰到高压线,有的食物中毒,有的被稻田里的铁夹子“暗算”,每次遇到这种事儿,他们都格外心疼,有时甚至得24小时在救护站监护……

中外科研人员向洪河“取经” 学习如何搭建人工招引巢

当前,世界上东方白鹳的两大主要繁殖区,除了我国东北的三江平原、嫩江平原外,还有俄罗斯境内西伯利亚地区的东南部。

护鸟无国界。据朱宝光介绍,从2015年开始,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巴斯塔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都会开展东方白鹳和鹤类种群繁殖调查,分享调查结果。同时,保护区还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俄罗斯远东自然保护区分局和世界自然资金会俄罗斯远东办公室联合开展跨黑龙江、乌苏里江中俄水鸟追踪合作项目,其中包括开展东方白鹳卫星追踪研究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增加东方白鹳的繁殖种群数量,很多来自天津、吉林、山东、江苏甚至俄罗斯的科研人员,都来向洪河自然保护区“取经”,学习如何搭建人工招引巢。如今,经过近30年的努力,全球东方白鹳的种群数量已由朱宝光入行时的不足3000只,增加到了8500只以上。

2020年秋天,洪河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观测塔下,发生了令科研人员终生难忘的一幕:300多只东方白鹳在此聚集,“像白云一样”蔓延到天际。那个壮观的场面,就是对他们20多年不懈努力的最好回馈。

“我还有十年退休,未来还会继续为东方白鹳‘改造房屋’,希望能早日让它们不再濒危。”朱宝光说。

标签:

推荐阅读

环球聚焦:谁人搭得人工巢,引来鹳若白云飞

朱宝光。图片均由采访对象提供生活报记者周际娜近日,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的2022年度东方

全球快看:幸福龙江是“六个龙江”出发点落脚点

幸福龙江作为龙江未来五年发展的根本目标,在“六个龙江”建设中具有“指向标”的重要意义。坚持以马克思主

每日观点:法援,帮军人军属解难

本报讯(记者米娜)为进一步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8月1日起,省司法厅联合省军区政治工作局、武警黑龙江

世界最资讯丨8月中旬 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生活报讯(记者于海霞)记者从黑龙江省水文水资源中心获悉,根据气象部门预报,结合当前雨水情,该中心

每日简讯:试行电子职称资格证书

生活报讯(记者吕晓艳)记者从我省人社部门获悉,从今年开始,启用新版职称服务平台。全省职称评定涉及的个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