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正文

天天亮点!《神奇黑土地》之无人农场

  • 2022-10-08 20:00:59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

“这玩意坏了谁会修啊……”


(相关资料图)

一边熟练在配有北斗导航的无人智能插秧机控制板上操作,一边憨笑的张良宝是北大荒集团红卫农场有限公司的种植户,回想2019年第一次在红卫农场观摩无人农机演示的时候,脑海第一个闪现的念头就是:“这么先进的机器,万一出故障咋整?”

北斗、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融入农业领域,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一场智慧农业建设的风暴正在北大荒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掀起。这一切的变化,不得不从关键的一环“无人农场”说起……

无人插秧机正在进行插秧

新农人:看天变看“数” 手机变成“农机”

出生于1993年的张良宝是典型的“北大荒”新农人,敢想敢干敢尝试,对科技在农业中的运用充满好奇,但是头一次看到无人农机时也打起了“退堂鼓”。

“当时兴趣不强烈,也就看个热闹……”

张良宝说:“没人开,机器就自己走,而且插秧又匀又直,真挺新鲜,也挺好。但是就怕出故障,你说工人雇来了,干不干活都要开工资,机器要是坏了,钱就白扔了。”

转眼到了2020年春播插秧时节, 面对一个工人每天500元的高昂费用,张良宝打起了无人农机的“算盘”。2020年4月,张良宝购置了2台无人驾驶导航设备。

“当时一套就三万八,不是小钱!” 家里人不支持,“我爹‘横扒竖挡’的不让我安,说我这就是小年轻不信邪,我说新时代了,种地也不能总是老一套!” 说到这里,张良宝黝黑的脸庞露出腼腆的笑容。

然而,“打脸”来的太快,没几天无人插秧机果然“耍起了小脾气”。

张良宝

“有时候走走就飘移了,或者是断信号了……”张良宝说,“机器一修就是两三天,工人1500工资就‘搭’进去了。我爹当时就急眼了,总说卸了得了!”张良宝的反驳也很铿锵:“钱花都花了,必须坚持!”

在张良宝的“执拗”下,头一年插秧季结束,算总账的时候,使用无人农机比往年省了三四千元,第二年省了7000元……“省钱是一方面,关键是无人插秧机作业效率高标准高,只要提前规划好路径,点一下‘开始’,点一下‘结束’,两下一个来回的插秧就结束了,这是未来的大趋势……”

尝到无人农机“甜头”的张良宝,2020年秋季格田规模化改造后,又在搅浆机和大马力机车上也都安上了无人智能导航设备。“现在我的400亩水稻田,旋地、搅浆、插秧这些种植环节都用上了无人智能农机。”

“解锁”了无人农机,“无人农场”对张良宝来说也没那么神秘复杂了,“我现在就是,坐家里就把地种了。”

2019年开始,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辖区内率先探索智慧农业、无人农场建设,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搭建了智慧农业大数据应用平台,创造性地提出了“空天地人”一体化的种植管理体系,包括“卫星天上看、无人机空中探、地面遥感测、技术员人工查”四个方面,通过在田间地头安装物联网设备,把气象监测、苗情监测、病虫监测等相关数据全部接入到大数据系统中。并通过卫星遥感数据,用无人机对稻田进行大面积“扫描”,利用从卫星到地面、从宏观到微观的全方位、实时化的水稻农情监测系统。还将这些数据通过智慧农业手机APP,推送到种植户的手机里。

无人驾驶履带式拖拉机进行水整地作业

张良宝掏出手机对记者说:“这手机就是咱的‘新农机’。我爹总说天天就盯着手机,也不到田里去看看,能准成吗?我说,去不去都一样,你们之前种地是看天,我们现在看的是数据,比你到地里头看的还准成!”

新理念:从质疑、观望到接受、感激

“用户体验”就如此曲折,更不用说推广无人农机的农场技术工作人员,他们也曾受到很多质疑。

“起初种植户不信任无人农机,种完的种子他们会挖出来看看到底种没种上。我们跟他们解释,机器里加装了各种先进的传感器,比如耕深,比人还准确。”回想起无人农机推广的发展历程,北大荒集团胜利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总经理袁忠兴感慨万分。

袁忠兴说:“现在我们进行的都是国产农机的无人化改装,盛夏里给种植户改装机器时热得汗流浃背,光着膀子干,冬天里干活热得羽绒服都湿透了,这些都没觉得难。最难的是一个算法失败了,种植户会产生更多质疑,这就需要不断去论证,喝水吃饭时都想为什么会失败,哪做的不对。最初的一年基本上都在劝说他们接受无人农机的新理念。”虽然过程艰辛,但现在旱田无人化成绩亮眼,感觉付出是值得的。

无人农机进行水稻收获作业

“说起‘无人农场’这个概念,全国那是首例,大家没听过没见过,看插秧机上没人就走道,都说像是在看恐怖片儿!”红卫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副总经理李岩回想起2019年春播时,工业和信息化部、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在红卫农场的那场“跨时代”的无人农机演示,还是觉得“惊了”。

“看到节省人力的好处,第一场演示就订出了37台无人插秧机设备。”李岩说:“开了个好头,让我对无人农机推广充满了信心。”

当年9月,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又进行了秋收无人农机的多机协同展示作业。“那边无人收获机哗哗收水稻,这边从卸粮搅龙口喷洒出来的稻粒就直接装到无人驾驶收粮车的拖斗里……”李岩感慨道:“我们一看,真好啊!”

当时,建三江分公司和红卫农场有限公司党委就下了决定:这技术咱得学,得研究,得逐渐推广。想要大型智能农机“跑得开”先要开出展示的“舞台”。标准化格田改造就是智能农机发挥作用的大舞台。2020年春天,李岩带着农业发展部的小伙伴们从格田标准化改造开始干起。

“当时大家都觉得这玩意就是实验室的东西,不接受,我们商量半天才有种植户同意我们进行格田改造。”李岩回忆说:“当时选的这块地坡降很大,怎么说呢,收获机这边作业,在地的另一头都看不着。”

智慧农业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主页

为什么上来就选了“艰难模式”,李岩有自己的考虑,“这么个大坡地我们都能搞定,以后平整地块更不在话下,也给那些说我们‘瞎折腾’的人‘打个样’。”

春季雨天连绵,格田改造的大机车作业中经常打误,影响了平地进度,后来就放水,用中型机车进行水找平,碰到硬的白浆土就得慢慢扣,从4月初到5月, 412亩水田从171个“小池子”改成了27个“大格田”。

终于,无人农机在这块格田中“表现突出”,原本需要12天完成的插秧作业,使用无人插秧机8天就干得利利索索。

当年的秋收也赶上多雨秋涝,以往那农机车“打误”就得“串糖葫芦”往外拉粮。经过改造后的格田有宽阔的田间路,2020年,拖拉机直接在路上接粮,平时10天才能完成的活现在6天就干完了。

2022年,红卫农场有限公司无人插秧机作业面积达到30万亩,累计有639台插秧机加装了北斗导航辅助直行系统,在国家补助的基础上每台再补贴1500元,公司免费为种植户安装,插秧期间共为种植户节省人工费200余万元。

李岩说:“如今,无人农机在红卫农场有限公司不能说家家有也差不多了,看到带来的效益,把省来赚来的钱拿到手,种植户现在对‘无人农场’的推广都竖起大拇指!”

无人农机进行收获作业

新发展:从环节到流程 从科技到智慧

“站在电子屏幕前,轻点鼠标,智能农机就能按预设路径自主插秧、收获;登录智慧农业手机APP平台,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资讯一览无遗;点开显示器,就能看到整个智慧农业示范区全景;种植户往智慧农业平台上留言,就可与专家对话......这些咱们在红卫农场都实现了。”

红卫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爽介绍说,“无人农场”和无人农机的发展,在红卫农场有限公司实现了从2019单环节到2020年的多环节并慢慢覆盖整个生产流程,2021年5G技术带来更稳定流畅的操作,2022年“无人农场”推广面积大大提升,和云端任务部署的升级……

从一粒芽种,到一株幼苗,从一株幼苗,到一个示范区,再到智慧农业先行区......2020年,红卫农场有限公司建设了一处垦区一流的农业先行示范区,3600亩高标准农田形成了一幅“田成方、渠成网,平如镜、美如画”的醉人画卷。

红卫农场有限公司智慧农业先行示范区副主任于海铭告诉记者,通过实施田间智能化建设,农机智能化改造,连接智慧农业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在插秧阶段,操作员不用抵达农田现场,只需在智慧农业控制中心,远程操控无人插秧机,就可以实现一人操控设置,多机协同作业。

水稻收获了,无人农机作业中

2020年,公司投资406万元初步完成了智能农机无人化改造、智慧农业实践基地和智慧农业管理指挥中心数字云平台建设。对凯斯系列拖拉机、收割机与丰诺自走式高地隙植保机,实现无人播种1150亩、无人植保3100亩、无人收割3500亩、无人耕整地4100亩等作业。

2022年到2025年,胜利农场有限公司将实现各类智能农机及智能农业装备的全面国产化。同时,让各种农业生产过程数据可视化,实现全程无人农机作业可追溯,让用户通过电脑端、手机端看不同权限内容,着力精准作业,真正实现智慧农业。

插上科技的翅膀,能让现代农业更“智慧”。近年来,北大荒集团以“智能化替代机械化”为发展方向,农机作业中广泛应用了卫星导航技术、卫星平地技术、智能变量喷雾技术、可变量侧深施肥技术、航化作业技术、收割机自动测产技术等,积极开展“无人农场”作业试点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着力推动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落地见效,充分发挥组织化、规模化、机械化优势,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计划到2025年,在卫星导航、智能控制、自动监测和精准变量施肥施药、无人驾驶等10项智能农机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全面实现数字农服平台在农机应用领域全覆盖,无人化智慧农业先行示范区扩大到12个。

北大荒集团的这条农业“无人之路”越走越“智慧”……

记者:姜斌 刘畅;摄影:李房浔 腾放 厉远;视频:滕放 李房浔;

标签:

推荐阅读

天天亮点!《神奇黑土地》之无人农场

“这玩意坏了谁会修啊……”一边熟练在配有北斗导航的无人智能插秧机控制板上操作,一边憨笑的张良宝是北大

世界百事通!念好“统”字经 变“营”为“赢”

如何让丰收的粮食颗粒归仓?如何让好粮卖上好价钱?近日,在北大荒集团逊克农场有限公司粮食统营会议上给出

焦点热门:陈雨佳 “种米姑娘”逐梦新沃野

□本报记者李天池瓦蓝的天空、金黄的稻田,宽大的草帽下一张自信的笑脸,脖颈的“围巾”格外显眼,手拿着

快资讯:喜迎二十大•新黑龙江故事——“神奇黑土地”大型融媒系列报道⑬丨冰雪皇冠

冰雪美景绚丽“绽放”。本报记者张澍摄畅享“丝滑”。图片由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提供□本报记者樊金钢秋

讯息:时评丨以工匠精神形塑新型农民

□于晓琳日前,“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举办。此次赛事首次举办,评选出技术技能精湛、经济效益显著、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城市